近年来,无人机构成的新型战场威胁让台湾高度紧张。台军计划在今明两年采购26套反无人机系统,重点部署在靠近大陆的前线岛屿。然而,相关采购竞标已经两次没有结果,只能在21日发布第三次招标公告,希望在一个月内找到合适的厂商。
岛内媒体对台军寄予厚望的反无人机系统批评不断。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军原定在今年和明年采购26套“无人机反制系统”,预算近10亿元新台币。这些系统将部署于防卫要地,用于反制150公斤以下的小型和微型无人机,并具备被动监测、主动搜索和电子反制能力。陆军计划今年和明年分别获得12套,驻守乌坵的海军陆战队预定今年获得1套,宪兵则计划明年获得1套。
然而,台军的相关招标进展并不顺利。首次招标因投标厂商数量不足而流标,第二次招标取消了厂商数量限制但出现废标。外界怀疑投标厂商的产品与台军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台军主要依靠单兵操作的干扰枪对抗近距离商用遥控无人机,但这种做法效果有限。士兵肉眼观察天空,搜索能力有限,即使装备了干扰枪也不一定能及时找到附近的小型无人机并进行反制。
台湾《上报》透露,台湾陆军为控制成本,要求反无人机系统以“军用商规”的标准,能够在6公里以外探测雷达截面积约0.01平方米的小型无人机目标并进行反制。多家岛内厂商表示,主流商规型主被动雷达的探测距离约4到5公里,按照台军给出的价格可以整合出相关系统,但要求雷达探测距离在6公里以上就属于军规等级,价格远高于3000万元。报道指出,台军在规划此案时未进行基本市场调研,暴露了技术认知不足的问题。
尽管台军反无人机系统的招标进展不顺,美台方面仍对此进行各种吹嘘。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建议美国和台湾应发展多层次的无人机防御能力,否则将面临失败的风险。台湾《中国时报》引用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称,台军正在结合民间资源研制反无人机系统,并计划将其与低轨卫星整合,期望提升防空能力和战时通讯生存力。
创未来公司是台军反无人机系统的竞标厂商之一,其产品可探测半径6公里内的无人机并在半径4公里内施以主动干扰。该公司还参与了台湾当局力推的“低轨卫星”项目,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验证反无人机系统与低轨卫星的整合。创未来公司CEO王毓驹表示,该公司研制的天线采用主动相控阵技术,可兼作依赖区域专网5G覆盖的通信天线,在战时担负通讯任务。
然而,台湾“军传媒”网站批评称,台军反无人机系统最终可能成为虚设。台军在招标条件中降低了反无人机系统的要求,被质疑有黑幕。报道认为,要么是预算太低要求太高,要么是早已选定某家厂商。全向性反无人机系统在外岛部署时会干扰机场导航和通信系统。此外,应对大规模无人机袭击需要激光拦截、微波照射或中小口径速射炮等技术,而台湾在这方面远远落后。
《上报》也提到,根据台军反无人机系统的要求,其探测范围可达6公里,若部署在外岛某些地点,覆盖距离已超过防御中线,不仅造成不必要的任务负担,还可能挑起类电子战攻击,恶化两岸局势。现有反无人机系统常常提前输入已知无人机使用的无线电频率,但自行组装制造的小型无人机难以提前探测。台军的测试方法简陋,仅要求对预先公布型号、飞行路线和角度的两款特定无人机进行测试,通过验证即算合格。这种方法无法真正选出好用的反无人机系统。